2023年防偽技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大批競爭者進入該市場,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時間:2023-09-22 09:19 閱讀:801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防偽行業的未來發展主要集中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防偽、數據驅動的防偽技術、全球合作以及消費者參與和生物識別技術等方向。數字化技術,如區塊鏈和物聯網,將提供更高的透明度和即時驗證,降低偽造風險。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將加強偽造檢測。全球合作將加強國際防偽標準,而消費者積極參與,結合生物識別技術,將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防偽行業未來將創造更廣泛的商機,保護品牌聲譽,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產品和文檔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從華工科技和兆日科技兩家企業對防偽行業科研投入進行分析。華工科技成立時間久,經過多年技術、產品的沉淀,在激光、防偽技術方面發展成熟;兆日科技專注于服務銀行,是紙紋防偽技術發明者,在票據防偽產品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從研發費用來看,近年來,兩家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規模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兆日科技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較大,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68%;華工科技每年在研發的投入為億元級別,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已達3.7億元,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保持在4%、5%左右。
防偽(Anti-counterfeiting)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偽造、仿制或復制某種產品、物品或文檔,并確保其真實性和合法性。防偽技術和方法旨在保護品牌聲譽、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和公共安全,以及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欺詐行為。防偽技術在各個領域都有應用,包括商品、藥品、身份證件、貨幣、藝術品等。
防偽產品是指利用相關技術用以生產制造出防止產品偽造或假冒、鑒別產品真偽等防偽產品。一般而言,防偽產品應當具備身份唯一性、識別性、穩定性、防偽力度可靠性、使用適用性、技術安全保密性等特點。市場上防偽產品種類繁多,不同防偽產品使用的防偽技術也不一樣。常見的產品防偽技術有:隱形分子技術、二維碼防偽、揭開留底防偽、安全線防偽、動態彩碼防偽、磁性光變3D油墨防偽、激光鐳射全息防偽、RFID防偽、紙紋防偽等。
防偽行業上游行業主要有防偽油墨、防偽不干膠、防偽紙張和防偽膜等原材料行業,下游主要包括食品、醫藥、煙酒、電器、服裝、化妝品等多個行業,以食品、醫藥、家用電器、服裝等行業銷售收入規模最大,而這些行業也是防偽行業下游產品需求較多的行業,此外煙草、酒類、化妝品等行業也是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嚴打不禁的行業,行業產品決定了其對防偽產品及技術的需求。具體從下游市場領域應用來看,國內食品飲料、醫藥等五大防偽市場應用持續提升,其中食品飲料和電器市場增長較快,醫藥市場保持穩定,服裝及化妝品市場規模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食品飲料、醫藥、電器、服裝、化妝品防偽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約為15.2%、2.6%、7.6%、1.8%、2.3%。
2023年防偽技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并且這些技術逐漸應用到了防偽產品中,防偽行業與新興技術相互融合應用。譬如,國內部分企業已經將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應用到防偽產品中,為客戶提供除了防偽保護外,還提供精準營銷,如中企防偽打造了一碼一物的新型智慧營銷模型,實現基于防偽查詢的精準客戶群體實現精準引流,提供包括積分商城兌換、互動營銷游戲、促銷返紅包、信息收集等百余種營銷模式。區塊鏈在防偽方面的應用上具有先發優勢。區塊鏈技術利用時間戳、共識機制等技術,實現數據的不可墓改、可追期、透明公開等特性,各節點上的參與者均可查詢商品信息源頭、證實相關信息真實性,并以可視化的方式船體給消費者,提升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信任,京東、螞蟻金服等均有相關應用項目。
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以及商品行業的開發,保護知識產權意識日益提升,像是商品包裝上面的標簽和標識,都需要應用到防偽技術,進而避免一些制假、造價的物品繼續在市面上流通,比如說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化妝品,保健藥品,還有煙酒食品等,甚至是社會生產生活中應用到的化肥、農藥的外包裝,都應該使用防偽印刷技術進行產品的標識。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防偽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375.1億元,同比增長8.8%。
數字技術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將成為防偽行業的主要推動力。這包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建立不可篡改的產品追溯系統,以及智能標簽與物聯網(IoT)的融合,提供實時驗證和信息傳遞。消費者將能夠使用智能設備驗證產品的真偽,同時品牌所有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產品的狀態和位置。同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用于數據分析,以檢測偽造和欺詐行為。防偽系統將自動識別異常模式和異常情況,提供快速的反應。這種數據驅動的防偽方法將大大提高品牌所有者對產品安全性的控制。
隨著防偽印刷的快速發展,吸引著大批競爭者進入該市場,企業規模及數量不斷擴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防偽行業產品生產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普通防偽印刷各品牌的市場集中度較低,各品牌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導致產品的銷售價格下降,利潤減少。國內防偽制品企業(不包括設備、原材料廠家)遍布全國各個地區,其中,東、南部發達地區占據主要市場,西北、華北地區發展較緩慢,但基本能滿足防偽市場需求,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