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1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00萬的投資定調?
時間:2022-08-17 14:52 閱讀:1407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新能源汽車市場“黃金十五年”即將到來,雖然近期經歷了調整,但并沒有改變長期趨勢。
在時代生活變化的背后,往往有巨大的投資機會。當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1000多萬輛汽車時,植根于新能源產業鏈的機會也清晰地展現在投資者面前。
1886年,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但直到1953年第一家汽車制造廠在長春開工,新中國汽車工業才剛剛起步。在汽油汽車時代,中國汽車企業與世界頂級汽車企業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巨大的市場將孕育出一批大企業。
毫無疑問,未來5-10年,新能源產業鏈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線索,這在許多官方規劃中也可以追溯。然而,復雜的是,新能源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而是一個廣泛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如上游鋰礦、稀土礦、發電端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許多技術相對先進。如果投資者想從中分一杯羹,他們會跟隨專業的基金經理“一起飛”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七月開始,A股票觸底反彈的趨勢突然停止,開始震蕩下跌,幸好進入8月開始逐漸反彈。Wind數據顯示,7月當月,上證指數跌4.28%,創業板指跌4.99%,深證成指跌4.88%,然而,新能源板塊仍然明顯跑贏了市場,7月份新能源指數上漲了7.92%,其中光伏7月漲幅達10.05%,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稍弱,7月上漲22.81%,但也明顯優于市場整體表現。
目前,一些市場觀點認為,新能源行業的估值一直很高,短期內需要警惕交易過度擁擠的風險。然而,許多基金經理表示,在投資新能源行業時,他們不應該過于關注短期,而應該抓住整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趨勢,長期持有超額回報的確定性很強。
一大波利好來襲 新能源汽車市場迎“黃金十五年”
新事物的發展往往不遵循線性增長模式,從0~10%的滲透率,市場往往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性,但一旦達到10%,就很容易了“出圈”,形成氣候。
新能源汽車領域也不例外。清華大學汽車工業與技術戰略研究所所長趙福全曾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是一條簡單的漸進線,從1%到5%是緩慢的,但從15%到30%是快的,這與技術成熟、消費心理、基礎設施等有關。
實際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2010年底,中國正式確立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新能源汽車產業被確定為“七大戰略重點新興產業”然而,直到11年后的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滲透率才超過10%。
轉折點已經到來,新能源汽車開始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短短幾個月,月滲透率已經超過20%。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數量已超過1000萬輛,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球第一。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任澤平的團隊坦言,新能源汽車市場“黃金十五年”即將到來,根據當前的政策目標和汽車消費市場空間計算,預計到203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增長6-8倍。
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投資機會,其背后的邏輯是,一方面,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以房地產為核心推動產業增長的原始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作為高新技術的結晶,涵蓋了多種技術,產業鏈長,范圍廣,遠非其他行業,這決定了該行業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重要地位。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抓住了第一個機會,許多世界級的頂級公司已經出現,有能力保持先發優勢。
另一方面,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后續發展,國家層面有很多部署,優惠政策頻頻出臺。比如今年7月,商務部等17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支持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此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新純電動乘用車的平均功耗將降至12.0千瓦時/100公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銷售汽車的主流,公共領域的汽車將全面電氣化。
新能源產業成領漲“排頭兵” 趁回調上車
政策紅利疊加在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股票正在成為資本市場“香餑餑”。
Wind數據顯示,A股自今年以來一直在波動,但在4月底開始觸底反彈,一直反彈到7月初,然后又開始波動。4月27日~8月12日,上證指數反彈13.53%,深證成指漲21.68%,創業板指數上漲31.02%,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46.47%,漲幅遠遠超過資本市場的主要指數,成為推動本輪股市觸底回暖的指數“排頭兵”。
許多新能源相關主題基金也借此機會“回血”,大幅恢復前期跌幅。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12日,自4月27日以來,許多新能源相關主題基金在4個月漲幅超過60%。
在許多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中,樂觀主流。國聯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高速增長,上游汽車電子相關產業鏈和上市公司將同步受益,打開市場空間上限。
東北證券研究報告認為,中期新能源主線難以結束。原因如下:一是新能源板塊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速達到24.2%,第二季度可能進一步上升。房地產、消費、周期等行業的利潤短期內難以顯著提升,新能源的利潤相對優勢難以逆轉;第二,新能源的利潤增長預期難以出現下行拐點。一方面,參考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率下降,需要看到滲透率上升到55%以上,目前仍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從中期來看,政策導向和技術迭代使得銷售和利潤增長率仍然向上移動。
然而,在新能源軌道在短期內釋放了大量盈利效應后,一些證券公司和私募股權公司表示,目前新能源行業的估值一直很高,因此我們應該警惕短期內交易過度擁擠的風險。事實上,從交易方面來看,從長遠來看,對新能源軌道持樂觀態度沒有異議,但在短期內如何調整倉位以及對哪些細分軌道持謹慎態度存在一些分歧。
嘉實最早布局新能源 投研能力強產品線完善
新能源領域很好,但對投資者來說,不是一個容易研究的投資行業,其產業鏈非常廣泛,涉及上游鋰、稀土、發電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涵蓋了下游汽車銷售,此時,如果投資者想要分享發展紅利,與專業基金經理同行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據了解,嘉實基金是中國第一家布局新能源產業鏈的基金公司。早在2008年,它就成立了專門的內部研究團隊,深度培育能源轉型,專注于新能源相關產業的研究和探索。
2016年,嘉實基金推出中國首個智能汽車主題基金——嘉實智能汽車,見證了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并率先介入包括“寧組合”在許多新能源細分領域,高質量的公司,為投資者賺取更好的回報。
根據第二季度數據,截至今年6月30日,嘉實智能汽車成立以來,收益率高達313.2%,基準增長率超過同期業績240.43個百分點。
2021年7月至8月,嘉實基金還陸續推出嘉實中證電池主題ETF,收購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基金。到目前為止,收獲基金已經實現了新能源產業鏈的全面恢復,建立了行業中最完整、最集中的新能源產業鏈產品線,涵蓋了新能源上游資源、中下游發電端,包括10只主動管理基金和被動基金。
“現在是進一步配置新能源產業鏈的好時機?!奔螌嵒鸨硎?,電動車銷量增速超預期,成為2022年最確定的年度業績增速之一;從估值來看,當下新能源板塊處于類似2018年底~2019年年初的較低位置。
面向未來,嘉實基金認為,眼下我們正迎來從化石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第三次能源革命,必然要求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使用電氣化智能化,這也讓新能源產業鏈站上時代風口,有望成為我國未來5~10年最鮮明的投資主線。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