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诎敦浳镞M出口已達到或接近國際主要貿易中心城市水平
時間:2015-05-18 09:55 閱讀:1766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年,“十二五”期間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進展如何?5月7日上午,市商務委向市人大常委會匯報顯示,從“十二五”規劃完成和評估看,目前上海已達到或接近國際主要貿易中心城市的水平,口岸貨物進出口約占全國的27%,全球的3%左右,全面超越我國香港、新加坡;服務進出口占全國的30%、全球的2%左右。
來自市商務委的信息顯示,目前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已取得較大突破,核心功能框架已基本形成——
貿易規模穩步擴大,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目前,上海主要內貿流通指標,包括商品銷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電子商務交易額等位居國內主要城市的前列。
貿易功能持續提升,資源配置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上海在“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了一批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場,并通過這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延伸形成一批價格指數,成為國內乃至國際該類商品交易的價格風向標,如“MYSTEEL”鋼鐵價格指數成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鋼材期貨衍生品交易基準價,易貿能源化工現貨指數被國際認定為我國能源化工貿易合同基準價等。區域輻射帶動效應進一步顯現,長三角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率先啟動,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正式建立,APEC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運營中心落戶上海。
貿易主體不斷集聚,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014年,全市有進出口業績企業40665家,其中超10億美元52家;批發和零售業企業逾14萬家,其中超百億元8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研發中心累計分別達到490家、297家和381家,成為內地總部機構最多的城市。同時還涌現出一批以平臺經濟、移動互聯等為代表的新型貿易企業。
貿易載體加快建設,重點區域和重要平臺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運作,建立與國際貿易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成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承載區。虹橋商務區、迪士尼度假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等重大功能性載體和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此外,包括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以及進口商品的保稅展示交易平臺、進出口示范基地、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國家級展會等,上海不僅數量上居全國前列,功能上也全國領先。
貿易環境持續改善,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上海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以來,上海相繼出臺了一批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豐碩,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已經建立,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平穩運行,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基本確立,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初步形成,有利地改善了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環境。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