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直播電商規模約1000億元 2024農產品網紅電商發展模式
時間:2023-12-27 15:33 閱讀:583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近年來,農村電商作為經濟發展新引擎,逐漸成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鄉村振興添加了新動能。
電商物流總業務量和農村電商業務量實現連續4個月上漲,電商物流總業務量增幅擴大,農村電商總業務量增速重回20%以上。供給端方面,成本指數結束連續7個月上漲,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其他各項指數繼續保持上漲,多項指數已超過2022年最高值,物流時效指數重返100點以上。
數據顯示,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繼續增長。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為120.5點,比上月增長1.8個點。分地區來看,除東部地區與上月持平外,其他地區農村電商業務量均有所增長,西部和東北部地區增幅較大,分別較上月增長8.3和8.7個百分點。
農產品網紅電商模式規模愈發龐大
農產品電商近年持續高速增長,根據各方大數據監測分析,2021年全國農產品電商規模在6000億元左右,其中農產品直播電商規模約1000億元,該新興經濟模式占農產品原有規模的比例達到16.7%。根據有關方面的數據監測,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2020年迅猛增長到1.2萬億元左右,當年主要電商平臺直播2400萬場,觀看1200億人次,直播商品超過5000萬個,活躍主播55萬人,直播相關企業注冊7.5萬家;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能達到2.4萬億元左右,直播滲透率達到15%左右。
目前,網絡涌現一大批農產品電商網紅,主要包括四種類型:一是平臺頭部直播,以薇婭、李佳琦為例,該類主播僅是出于社會公益、觀眾好感度、政府合作等目的,偶爾為農產品帶貨,且品類單一、貨源較少;二是專業網紅帶貨,該類主要是MCN機構主導下的流動作業,比較常見的是通過機構組織一些專業的水果主播,季節性、區域性的在全國進行果業基地和倉儲分揀現場巡回直播和現場銷售;三是涉農企業自播,一些專業合作社、鄉鎮政府組織開展的直播賬號,專門組織當地農戶或涉農企業員工開播,開拓銷售新路徑,某些涉農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單日最高銷銷售量超過百萬,效果良好,甚至像董明珠、羅永浩等非涉農企業負責人也逐步開展涉農直播,能收獲不少關注度和觀眾緣;四是大量農民自發開播,自2020年起出現一批鄉土網紅人才,農民們拿起手機,說著天南地北的鄉音在平臺上侃侃而談,從信息接收者身份逐步轉變為鄉村見聞、農業產業的創作者、傳播者,展現出農民群眾的巨大創造力,讓手機變為新農具,讓直播正在變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農活方式。
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起鄉愁成為中國人的時代情愫,因而廣闊的鄉村成為直播取之不盡的超級IP,催生出大量網紅;同時,民以食為天,農產品生產、加工直至烹飪成為食品的過程,也是直播受眾最廣的領域,因而直播銷售農產品成為最有潛力的帶貨空間。正是因為如此,大量網紅涌入鄉村與農產品直播領域,野蠻生長、虛假傳播、欺詐營銷等行為屢禁不絕,需要切實加以規范。
農村信息化是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農村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中實現普遍應用和推廣的過程。農村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種社會經濟形態,是農村經濟發展到某一特定過程的概念描述。它不僅包括農業信息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等在農村生產、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統應用的過程。農村信息化包括了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進而向信息農業演進的過程,又包含在原始社會發展到資本社會進而向信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