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獨角獸公司也未必成功
時間:2016-08-18 17:22 閱讀:2175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10 億美元估值這一用來評判創業公司自身價值的參考標準由風險投資人 Aileen Lee 在兩年之前提出。她發現有許多能帶給風險投資者巨大財富的初創公司都擁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通常在上市之前就已經達到了 10 億美元乃至更高的估值。這一名單中包括了 Facebook 與 LinkedIn。由于這些公司是如此稀有罕見,Aileen Lee 用一種神秘且美好的幻想中生物來指代他們:獨角獸。
距今為止已經有大批初創公司達到了這一標準,躋身于獨角獸陣營中。眾多投資人心急火燎地想要押寶到下一家位于風口之上的初創公司,比如說打車軟件 Uber 如今估值就已經達到了 510 億美元,而在線房屋短時租賃網站 Airbnb 的估值有也已經達到了 240 億美元。每一個月中,獨角獸陣營都會迎來新一批初創公司成員。
總體來說,放眼看市場中眾多還未上市的初創公司,其中至少已經出現了 131 家獨角獸公司。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CB Insights 所提供數據顯示,獨角獸公司總體估值已經達到了 4850 億美元。
如果這一股互聯網創業淘金熱能夠持續下去,投資人們可能會創造出更多估值逾 10 億的創業公司。然而自從上周以來,全球股票市場遭受重擊,標準普爾 500 指數已經跌破 2000 大關。最近,硅谷著名風險投資人 Bill Gurley 表示,如果已上市科技公司的股價不能止住跌勢,私人投資者就將對于投資創業公司變得愈發小心謹慎。
為了找出哪些創業公司可以趕上下一波大潮,CB Insights 市場調查公司跟蹤觀察了多家初創公司與風投基金,并將其追蹤成果總結為一份分析報告發表在《紐約時報》上。CB Insights 在分析中使用了一種自己研發名為 Mosaic 的軟件,針對諸多影響創業公司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公司融資數額、員工流動率、媒體與社交網站關注度、獲得獎項、顧客增長率以及合作關系。除此之外,CB Insights 還參考了創業公司所在行業的健康度以及創業公司投資人的資質。
CB Insights 所開發的 Mosaic 軟件得到了來自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他們使用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方法,將非結構化的文本轉成了用以測量公司健康度的定量工具。
CB Insights 的分析結果形成了一份包含 50 家初創公司的名單,涵蓋了全球范圍不同科技領域的創業公司,它們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了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這份名單中有一半的公司其總部位于被譽為「創業公司搖籃」的舊金山與硅谷,還有 10 家公司來自于于中國和印度這些新興市場。
像中國與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正在經歷創業熱潮,例如中國手機市場中的小米公司以及印度電商企業 Flipkart,其估值都已經達到了獨角獸的水平。如今越來越多美國投資人將目光轉向新興市場,比如說總部位于北京的優信拍二手車拍賣網站就獲得了來自美國投資機構的資金。之所以這些投資人會不遠萬里向中國創業公司投資,就是因為在美國國內已經有太多的投資機構在追逐少數幾家目標企業。
大部分入選 CB Insights 名單中的初創公司都位于當下最受關注的科技領域中。投資人尤其鐘意那些立足服務業的初創公司,為其不吝金錢,比如說那些為消費者送外賣食物、理發剃須、幫忙跑腿或者提供鋼琴老師的移動 App。在這些公司中包括了來自英國的 Deliveroo 與 Postmates,他們以提供送餐服務為主業,消費者可以從這兩家公司的移動應用中選取任何餐廳和商店中的外賣食物。
專注人造衛星的 Planet Labs 公司與制造無人機的 3D Robotics 、Airware 也出現在名單之中,他們的出現表示了投資人們正在押注天空將成為下一個利潤的來源。
躋身于這一名單并不代表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是它提供了一個去審視創業公司的視角。按照 CB Insights 的評估方法,那些已經成立超過十年的公司,比如說制造無線揚聲器與音響的 Sonos,可能將永遠達不到 10 億美元估值的入門標準。根據風險投資研究公司 Pitchbook 的統計數據顯示,現有的獨角獸俱樂部成員都花了不到 8 年的時間躋身這一行列。
有些人可能已經發現了,那些因為已上市科技公司在股市中表現不佳而備受打擊的投資人將會被股市的波動性警醒,這會使得他們對于投資創業公司更加謹慎,如今創業公司高漲的估值趨勢也可能因此停滯。風險投資家 Gurley 認為現有的科技行業大繁榮可能已經觸及了「拐點」,投資人們將重新關注創業公司能否盈利,而不是一味追逐高增長。
即便如此,很多創業者仍然對于能入選這一名單感到信息,北京在線教育公司一起作業網 CEO 劉暢就是其中一員。劉暢表示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將企業打造為一家獨角獸級公司。而軟件開發公司 Cyanogen 的創始人 Kirt McMaster 卻對于這一分類方法表示懷疑?!竷H憑估值來決定哪一家創業公司可以成為獨角獸并無意義?!筀irt McMaster 的公司正在開發一款手機操作系統,它在未來將與蘋果的 iOS 系統和谷歌的 Android 操作系統同場競爭?!溉缃褚恍┕乐涤?10 億美元的公司其實并不能真的產生盈利,他們將不得不在未來幾年中退出市場?!?
McMaster 表示自己承認獲得高估值會給公司帶來很多好處,「提升公司的估值也就意味著我將為獲得的投資付出更少代價,至少在一段時間中是管用的?!?
Tom Lee 是醫療保健公司 One Medical 的創始人,他的公司也入選了獨角獸候選者名單。不過他表示被指定為獨角獸候選者其實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這會給創業者帶來執行上的壓力?!副划敵瑟毥谦F公司即意味著人們會期待公司在增長速度和規模擴張上有所表現,如果你的企業無法做到,他們就覺得你的價值被高估了?!?
Gurley 就職于標桿資本( Benchmark ),這家公司曾經投資了 Uber 與 Snapchat。Gurley 一直以來都提醒創業者們不要為成為獨角獸賦予太多的意義。有一些創業者為了使公司達到 10 億美元的估值,不惜和投資人達成不利于公司的財務條款,比如說承諾投資人一定會給予他們一定的回報。Gurley 表示這種做法實際上會讓公司的估值變低。
在今年早些時候,Gurley 曾預言在 2015 年中會出現「死去的獨角獸」。不過現在他表示使用「僵尸獨角獸」更能概況這一狀況。那些曾經的獨角獸公司不會直接死去,而是在垂死邊緣苦苦掙扎,這些公司不得不私下里延長工作時間并且被迫再次尋找融資,或者以一個低于當初估值的價格將自己賣出去。
「這是符合概率的基本原則,在得以順利 IPO 之前,這些獨角獸公司中有一小部分將會面臨難以繼續成長的阻礙?!?
曾經提出了「獨角獸」概念的 Lee 表示之所以在今天出現了更多的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創業公司,有部分原因是像酒店、出租車這樣的大型產業能夠公平地對待初創公司的競爭。在獨角獸公司燒光融資之前,投資人想看到的是他們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以及是否能夠完成設定的目標。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