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北京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
時間:2023-11-29 11:38 閱讀:619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今年是北京市正式實施《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第一年。
近日,北京市政府向北京市人大財經委作了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情況報告,后者圍繞加強數字的開放、流動、產業化,創新監管和服務等提出一系列意見和建議,助力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破局。
北京市副市長劉宇輝代表市政府作報告時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4060億元,同比增長8.3%,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4.3%,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8226.7億元,增長10.6%。
北京市場調查公司數據顯示,三季度,在北京市重點產業中,數字經濟、智能/高端制造、科技服務、醫藥健康產業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分別為14007元、12466元、11991元、12697元。而在一季度和二季度,數字經濟產業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分別為13702元和13908元,均保持在重點產業第二的位置。
數字經濟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數字經濟是城市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城市也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主要陣地。數字經濟指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其范疇。在技術層面,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而發展數字經濟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實現產業智能化。
發展數字經濟被視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作為我國從事數字文化創意、內容生產與技術服務的領軍企業之一的恒信東方,搭乘“數字經濟時代”快車,已然發展迅速。
數字產業集群是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四梁八柱”?!侗本┦袊窠洕蜕鐣l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實施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政府服務與市場參與高效協同,形成局部突破向全面迭代更替演進,實現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全要素數字化轉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有序推進,北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速發展,規模全國第一。
產業園區是產業集群發展的孵化器。北京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隨著北京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原有的科技園區加快優化提升,一大批綜合或專業數字經濟產業園區應運而生。
如今,數字生活已走進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北京城里漫步,點開智慧旅游地圖,感受原汁原味的京味兒講解;市區兩級數字圖書館,可閱讀的電子書達到691.5萬冊;平谷區33個村的村民,家門口就能辦理醫保業務,社區就能拿藥;51家網站和26款APP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專項行動改造,視障人士擁有了無障礙觀影平臺……
數字生活便利的底氣,來自于全市數字基礎建設的完善和領先——IPv6、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布局不斷優化,高端芯片、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產業規模均居全國之首,國內迄今已公開發布的100余個大模型中,北京占比超過一半;北京算力發展指數排名全國前列,基礎算力和智能算力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如同電力一樣,是重要的基礎設施,自動駕駛、智慧交通、健康醫療、智能制造等領域都需要源源不斷的算力供給。
在京城東南的經開區,國內首個“算力資源+運營服務”一體化建設工程啟動:10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的計算速度)規模的公共智能算力中心正加快建設,計劃于明年初上線運營,將提供靈活便捷、彈性安全的可信算力供給。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