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202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的規模有望超過2500億元
時間:2023-11-20 11:23 閱讀:668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VR(虛擬現實)已成為先進生產力和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代表,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新興技術發展離不開行業應用落地。中國VR產業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生態體系,正邁入以產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以及應用加速落地,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正進入一輪爆發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預計,202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的規模有望超過2500億元,可能帶動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
近年來,隨著光學、微電子、圖像、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從能夠營造夢幻般舞臺效果的全息投影技術,到已經走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虛擬現實頭盔,3D成像與顯示技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VR/AR)熱潮近年來接連在全球范圍內引爆。目前,VR/AR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廣告傳媒、教育培訓、房地產、工業生產、醫療服務、文化旅游、互動娛樂等領域,并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升級機會。隨著各大行業對VR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視,相關的行業應用系統應運而生,成為行業推進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融合媒體場景,針對傳統文娛體驗互動性有限、社交性不足、體驗形式單一等現狀,虛擬現實支持融合型、分享型和沉浸型數字內容與服務,打造信息消費升級版,培育中高端消費領域新增長點。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完成在文旅場景中三個方面的結合與創新。一是虛實融合沉浸式的場景互動。如博物館打造沉浸式觀展,游客可以與虛擬人物實時交互,實現智能導覽、展品交互等。二是文創內容、民間藝術的展示。如用虛擬現實技術還原民族特色文化,讓非遺“活”起來。三是打造更具張力的IP文化。結合數字藏品等形式,挖掘新的商業模式,完成從虛實空間到虛實消費的融合。
目前全球虛擬現實行業的企業主要分布在頭戴設備顯示、輸入及反饋設備、全景攝像設備、內容制作和行業應用領域。在企業競爭格局上,主要是行業巨頭搭建生態骨架,中小型創新公司是技術與內容主要來源。硬件廠商和平臺搭建者通過投資和合作開發等形式打破軟硬件、渠道和內容之間的壁壘,構造VR生態閉環。全球VR設備出貨格局方面,資金和技術壁壘深厚背景下,VR設備市場集中度極高,三大廠商合計占比超9成。
VR/AR在政策推動下高速發展。2022年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政策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軟硬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 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 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定量目標。目前國內VR行業正處于軟件自研,硬件集成的階段,且正在向軟硬件自主研發的階段邁進,國家政策驅動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虛擬現實產業正獲得越來越大的政策支持。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明確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同時,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
當前,虛擬現實正成為不少地方產業布局的重點。在深圳,近日施行的《深圳經濟特區數字經濟產業促進條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確了通信網絡、算力、數字技術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部門和建設原則,進一步夯實虛擬現實產業縱深發展的基石。
《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提出,要加速推進數字新基建,加快研究部署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平臺,發展智能人機交互、虛擬數字人等新型人機交互技術,加快虛擬現實生態布局。
隨著科技和產業生態的持續發展,推動著虛擬現實概念的不斷演進。虛擬現實是借助近眼顯示、感知交互、渲染處理、網絡傳輸和內容制作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跨越端管云的新業態,通過滿足用戶在身臨其境等方面的體驗需求,進而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升級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創新。
《行動計劃》提出,要大力推進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演藝娛樂、安全應急、殘障輔助、智慧城市10個領域的融合應用,力爭通過五年時間初步形成“虛擬現實﹢”規模應用,這為未來虛擬現實技術與生產生活進一步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專家預計未來5年,虛擬現實終端將會變得更輕、更小、更智能、更沉浸,用戶體驗由當前部分沉浸向深度沉浸躍進,產業發展將步入規模上量與生態繁榮階段。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