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投融資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時間:2020-08-19 15:05 閱讀:1230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1、中國體外診斷行業融資下滑
近年來,體外診斷產業發展迅速,資本市場火熱。2018年,體外診斷融資案例達79件,融資規模接近百億元。2019年,共有33家體外診斷企業完成融資,融資規模約為48.28億元,數量和規模均比上年減少一半。
體外診斷行業融資下滑的原因,首先離不開資本寒冬的影響;其次,2018年融資超過10億元的獨立醫學實驗室這一細分領域在2019年并沒有獲得融資。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19年融資時間少于2018年,但融資過億的案例與2018年的18件相差不大,2019年為17件。2020年上半年,體外診斷領域共有15件融資案例,但融資規模高達94.33億元,這主要得益于華大智造10億美元的B輪大額融資。
從融資案例來看,融資過億的大多是基因測序相關企業,同時,雖然大部分企業扎堆在腫瘤液體活檢領域,但超億元融資案例中也有單細胞技術等新力量。
2、資本青睞初創企業
從融資輪次來看,2019年體外診斷融資中主要以A輪和B輪為主,體外診斷市場依然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其中,A輪融資案例數量占2019年體外診斷融資總數的22.6%,B輪占32.3%。但從融資規模來看,戰略融資則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達到35.0%,2019年出現了較多的大額融資,如2019年5月10日華大智造獲2億美元戰略融資。
3、政策體現四方向:降價格、控使用、強監管、促發展
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的高速增長,離不開政策的推動。近年來,國家部門出臺了多項關于體外診斷領域的政策,降價格、控使用、強監管、促發展是2019年政策的四大方向。政府出臺了多條政策,對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方面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
4、??苹l展或成未來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數量正在快速增長,2010年中國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僅有89家,至2020年3月初,數量達到1570家,業務量占整個醫學檢驗市場的3%左右。動脈網預測,第三方檢驗市場的快速發展是體外診斷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蛘哒f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可能向??苹l展,分化為技術??苹瘜嶒炇?、疾病專科化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等專科化實驗室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目前,金域醫學、迪安診斷、艾迪康和達安基因已經占據我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接下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的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將日趨艱難,打造品牌、積累資金優勢是中小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途徑之一。
在資本市場迎來寒冬的趨勢下,體外診斷企業雖然受到影響,但資本依然青睞該領域,多家企業仍獲得高額融資。作為技術驅動型的行業,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這一領域還將保持著高速增長,體外診斷行業仍然值得期待。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