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療行業市場調查:整合全產業鏈加速提升品牌效應
時間:2019-11-06 11:05 閱讀:1460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1、寵物醫療是寵物行業第二大細分市場,占比23%
寵物醫療產業鏈大體可以分為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和服務環節。上游生產環節指生產寵物藥品、試劑及醫療設備的廠商,目前主要市場份額被國外廠商控制;銷售環節則主要是疫苗、藥品的經銷商和零售商,經銷商將產品分銷給各個寵物醫院、診所及藥店,零售商則通過線上或線下渠道銷售給終端消費者;服務環節主要是提供服務的寵物醫院及診所,它們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
根據市場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其中城鎮養狗、養貓人數達5648萬人,全國城鎮犬貓數量達到9149萬只。寵物數量的激增也讓寵物醫院、寵物商店和寵物美容院等與寵物相關的各個行業也得到了的迅速的發展。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其中寵物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為392.84億元,占整個寵物行業規模比例為23%。寵物醫療成為繼寵物食品之后我國寵物行業的第二大細分市場。
寵物醫療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由于缺少相應的法律監管和行業標準,寵物醫療行業存在著收費不規范、寵物用藥混亂、醫療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
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52.9%的寵物主人對醫療服務不滿意;47.1%的寵物主人對醫療服務滿意。不滿意最重要的原因是服務不規范,其次是價格較高缺乏監管、醫生專業資質參差不齊。
2、寵物醫療三大細分領域:寵物醫院、寵物藥品和寵物疫苗
寵物醫療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寵物藥品、寵物醫院以及寵物疫苗。研發寵物藥品的投入大、周期長,國產的寵物藥品目前面臨品類少、質量低的困境。寵物疫苗方面,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國產疫苗在產品效果和消費者習慣上,缺乏競爭優勢。因此短期來看,寵物藥品和疫苗將繼續依賴進口。寵物醫院方面,目前以個體私營為主,服務質量與水平良莠不齊。行業巨頭多依靠門店數量增長做大做強,連鎖寵物醫院是發展態勢。
寵物醫院以個體私營為主,連鎖是發展態勢
寵物醫院是專門為寵物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所。我國寵物醫院以個體私營為主,服務質量與水平良莠不齊。據全國31家省市小動物醫師學(協)會統計,市場調查結果,截止2019年4月,中國寵物醫院數量超過15000家,其中非連鎖醫院占比近90%。
從投資規模看,我國寵物醫院的建設投入規模以中小型為主,76.3%的寵物醫院建設規模在200萬以下,其中100萬以下的占43.8%;投資規模在千萬級以上的寵物醫院僅占3.2%。
隨著行業規范化發展,不符合規定的小型寵物醫院將被淘汰。寵物醫院連鎖經營將成為我國寵物醫療行業主要發展趨勢。據統計,原新三板公司瑞鵬在全國開設有寵物轉診中心、寵物中心醫院、各類寵物??漆t院及社區醫院近400家;瑞派旗下寵物醫院超過300家,遍布北上廣等50座城市;上海安安寵物已在全國8個省份與直轄市、24座城市開設超過260家連鎖寵物醫院。
疫苗是購買率最高的服務
寵物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寵物各種疾病的特殊生物制品。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狗主人在寵物醫療的年平均花費為1557.2元,其中接種疫苗是狗主人在醫院購買最多的服務,占比達到82.5%。
貓主人在寵物醫療的年平均花費為1446.1元,一線城市貓主人花費更高,達到1695.9元。其中接種疫苗是貓主人在醫院購買最多的服務,占比達到69.9%。57.9%的貓主人購買絕育服務;55.9%的貓主人購買驅蟲服務。
國產寵物藥品品類少、質量低
研發一種新藥所需成本高、時間長、風險大,目前國產的寵物藥品目前面臨品類少、質量低的困境。
國內寵物藥品企業呈現“小、弱、散”的狀態,專門從事寵物寵物藥品生產的企業很少。生產的寵物藥品同質性強,相互模仿程度高,市場競爭力不強,使得企業難以獲得規模效益。
沒有良好的效益就更加承擔不起研發創新藥品的成本和風險。另外國內又缺少專業人才,新型寵物藥的研發能力明顯不足,阻礙了寵物藥的研發與創新。
而國內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對新型寵物藥的需求日益增加,供不應求,又反過來進一步導致了國內大量獸藥企業仿制國外寵物藥。長此以往,國產寵物藥品的生產與研發便進入惡性循環。
3、寵物醫療行業具備整合全產業鏈的能力
我國寵物醫療行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在行業發展的初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看到寵物醫療行業具備整合全產業鏈的能力。
一方面,由于寵物商品零售、寵物美容等上下游子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競爭激烈,反復消費性弱等特點,難以培養客戶粘性,而在寵物醫院內設相關子行業正好可彌補此缺點;
另一方面,專業性的寵物醫院通過開展寵物疾病診療、防治、寵物保健、寵物美容等全產業鏈業務,并捆綁寵物食品、寵物保健品的銷售,可實現規模效應,并形成統一經營和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加速提升品牌效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